首页

女主调教

时间:2025-05-30 03:56:33 作者:福建永定:巧手绣香包 端午承古韵 浏览量:33924

  中新网福建永定5月29日电 (黄秋萍 吴宇梁 吴道明)当艾草清香漫过土楼天井,五色丝线穿梭于客家阿婆的指尖,一个个承载着千年祝福的端午香包,在福建龙岩永定土楼间悄然成型。

  作为客家人“五、八、腊”三大节庆之首,永定的端午节不仅保留着“粽子节”的传统,更以独特的香包制作、午时水沐浴、舞龙灯等习俗,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文化传承画卷。

当地村民们正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,将端午的美好祝福一针一线缝进小小的香包里。黄秋萍 摄

  “五月五,过端午,门插艾,香满堂,吃粽子,撒白糖,赛龙舟,喜洋洋。”5月28日,踏入龙岩市永定区洪坑土楼景区的“土楼王子”振成楼大院,一股清新药香扑鼻而来。院内长桌上,造型精美的香包整齐排列,当地村民们专心致志地穿针引线,将端午的美好祝愿一针一线缝进小小的香包中。

  据了解,自制中药香包是永定多年来的端午传统。这些香包内填充着艾叶、丁香、藿香等十余味中草药,经过七蒸七晒的古法精心炮制,再系上五彩绳结。在客家人心中,每一个香包都寓意着驱邪纳福,它们不仅是精致的装饰品,更是守护平安的护身符。

  “我特别喜欢这个香包!闻起来香香的,奶奶说戴上它,小虫子就不敢靠近我啦!”当地幼儿苏渠珉满脸欢喜地说。

  “老话说‘戴个香草包,不怕五虫害’。这香包既能安神驱蚊,又能传递心意、寄托祝福。”当地村民胡惠平感慨道,“现在市场上虽然也有香包卖,但亲手制作的才最有温度,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家人的牵挂和祝福。”

土楼人家给孩子洗午时水。 黄秋萍  摄

  在永定,端午节还有“卫生节”的别称。节日当天,天还没亮,家家户户就开始洒扫庭院,在门上悬挂艾叶、葛藤、菖蒲。同时,将悬挂数日的菖蒲、艾叶熬制成药汤——“午时水”,供全家洗浴。

  “挂艾叶、葛藤,是祈求平安顺遂;用它们熬水洗澡,能祛寒湿、避蚊虫、驱毒辟邪。”当地村民林日耕介绍,“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习俗,蕴含着养生的大智慧!”

  在土楼里,包粽子的传统更添温情。糯米浸透赤砂糖的甜蜜,五花肉裹着粽叶的清香,三代人围坐在土楼厅堂,长辈耐心地教晚辈折粽叶、缠棉线。村民们告诉记者,用山泉水浸泡糯米,采摘后山新鲜的粽叶,这样包出的粽子才有浓浓的“家乡味”。蒸笼掀开,白雾升腾,粽香与欢笑声弥漫整个院落。

  “在城里,端午好像只剩下超市里的速冻粽子。但回到永定,看着老母亲戴着老花镜缝香包,女儿跟着我们歪歪扭扭的包粽子,这才是记忆中完整的端午节,传统习俗就是我们客家文化的根啊!”返乡游子林诗怡说道。

土楼娃在土楼门前舞龙灯、哼唱端午童谣。 黄秋萍  摄

  暮色降临,土楼群披上金色的纱衣,孩童们吃着粽子、戴着香包追逐玩耍,药香、粽香与炊烟在青瓦白墙间萦绕。当现代社会逐渐将端午简化为消费符号,永定的客家人依然坚守着“五月节”的文化内涵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方:当今世界需要的不是以民主的名义制造分裂

春菜市场的火爆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机遇,但仍面临价格波动、储存难度较大等挑战。业内人士建议,通过供应链持续升级让中国春菜的“春味”走得更远。(完)

7月19日至25日,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将举办“海军杯”国际帆船邀请赛暨国际学员周活动,巴西、意大利、巴基斯坦等国海军院校队伍以及中国海军院校8支队伍将参加。本次活动以“自信、开放、合作、共赢”为主题,突出“海洋、海权、海军”文化,设置学术交流研讨、军地场馆参观、中国传统文化体验、友谊性体育竞赛等项目,旨在促进中外军事院校学员互动交流、牵引带动国际校际合作,提升中外海军生长军官学员军事职业素质,增强战斗作风、职业素养、团队意识和海洋情怀。

耳目一新 南京海底世界“水下醒狮”精彩上演

经查,罗军丧失理想信念,背离初心使命,在党内搞团团伙伙,进行非组织活动;漠视组织原则,身为党员领导干部,甘于被围猎,将手中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,严重破坏当地政治生态;无视纪法底线,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,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购物卡,利用职权为亲友谋利,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借用住房,搞权色交易、钱色交易;执纪违纪,违反工作纪律;大搞权钱交易,为他人在职务晋升、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,非法收受巨额财物。

“不卖就禁”凸显美霸凌行径

实际上,这个泰国“老带新”团队也在完成一场“双向奔赴”——展销会过后,他们将分别前往中国东北不同的城市深入走访,同时选一些中国产品,带回泰国销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